《自然医学》重磅:癌症液体活检大突破!科学家首次证实血浆TMB可以稳定预测免疫治疗效果
免疫治疗时代,终于迎来了满足免疫治疗需求的液体活检技术。
免疫治疗时代,终于迎来了满足免疫治疗需求的液体活检技术。
微流控芯片,高通量技术,单细胞测序,CTC循环肿瘤细胞,纳米医学,ddPCR技术,单分子免疫阵列技术(SiMoA),ctDNA,质谱检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最新技术成果与应用案例纷纷亮相。
近些年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新型的血液检测手段,其能有效帮助诊断包括癌症在内多种人类疾病,比如此前就有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血液测试方法,该方法一次能够筛选八种常见的癌症类型,并有助于确定癌症所在的部位。
一项由德国和丹麦完成的最新研究发现了长非编码RNA表达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秘密。这些结果对于明白生命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动态调控有着重要影响。
近年来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平均每一万个儿童中就有一个癌症患儿。其中白血病、脑肿瘤和淋巴癌发病数位列前三,仅白血病就占到所有儿童肿瘤的三分之一。
这种微流体设备已被用于检测埃博拉病毒。它不需要体积庞大的仪器,因而非常适合用于偏远地区。
长期以来,癌症诊断领域都是全球科学家们研究关注的重点,近些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新型的癌症检测技术不断涌现,比如癌症液体活检技术、microRNA检测工具、成像追踪技术等。
2016年,来自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纳米贴(nanopatch),这种纳米贴能够提供一种疫苗注射的新途径,而这无疑是160年以来古老注射疫苗方法的一个革命性创新。如今,科学家们开发出了多种基于纳米科技的治疗疾病的新疗法,而这些新型纳米疗法不管在治疗癌症、药物运输,还是在其它方面都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未来研究人员或许有望利用纳米疗法来帮助治疗人类多种疾病。
最近,研究者们利用人工智能的手段开发出了快速准确诊断卵巢癌的方法。他们发现血液样本中循环的microRNA网络与卵巢癌的发生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elife》杂志上。
microRNAs(miRNAs)是含有茎环结构的miRNA前体,经过Dicer加工之后的一类非编码的小RNA分子(18~25个核苷酸),是一种小的,类似于siRNA的分子,由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组编码,miRNA通过和靶基因mRNA碱基配对引导沉默复合体(RISC)降解mRNA或阻碍其翻译。
在全球范围内,癌症是引发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当前主流的癌症疗法,比如手术、化疗和放疗等仅会表现出有限的治疗效果,当然这部分取决于肿瘤生物学的复杂性和异质性。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梅约诊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旨在让乳腺瘤萎缩同时阻止其复发的抗癌纳米颗粒。接受这种纳米颗粒注射的小鼠的肿瘤大小下降了70~80%。
给金纳米颗粒打上小剂量的放射性标签能够在金纳米颗粒携带着药物到达癌细胞的“控制中心”时帮助研究人员追踪这种珍贵的金属。研究人员在2016年国家癌症研究所癌症年会上报告了这一进展。
研究者们第一次发现类似于鱼竿或蠕虫的纳米颗粒相比梭型的纳米颗粒能够更加有效地穿透细胞或者类似于细胞核的特殊屏障。
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创新方法利用破伤风加强剂来刺激免疫系统增强了一种疫苗疗法对于致命性脑肿瘤的效力,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
抗原呈递细胞(APC)是介导后天免疫反应的信使。在接受外界刺激之后(如PAMP,DAMP),APC将快速激活,提高表面共刺激因子CD80/CD86的表达,并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的活化。活化后的CD4+T细胞主要分化为两类:大量表达IL-12与IFN-gamma的Th1以及大量表达IL-4的Th2。
在肿瘤的恶化进程中,"免疫逃逸"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早期肿瘤细胞通过逃离人体免疫系统的杀伤作用得以快速增殖,从而促进癌症的发生。PD-1,CTLA-4,TIM-3作为T细胞表面重要的负向调节分子,能够抑制在肿瘤发生过程中T细胞的免疫反应。因此,临床上在致力于寻找针对以上靶点的药物,从而使患者能够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来杀伤癌细胞。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对干细胞发育提出了新的理解,同时揭示了其在疾病中的新角色;文章中,研究者建立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可以对特殊细胞重编程为干细胞的特殊阶段进行重新定义。
2015年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鲁汶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治疗遗传性痴呆症的新型疗法,文章中研究人员将病人机体的干细胞转化成为受痴呆影响的神经元细胞,在携带易致痴呆突变的病人机体的干细胞中,研究者发现了一种可以抑制正常神经发育的靶向性缺失,而当这种缺失被修正后,这些干细胞就会回归正常状态,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Stem Cell Reports上。
2015年1月6日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日本庆应大学医学院(Keio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他们可以利用一种名为ETV2的ETS转录因子直接将人类机体的成纤维细胞转化成为功能性的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