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68273998

1.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

 

CIK细胞是英文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的简称,中文名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将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模拟人体内环境,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增殖后获得的一群 异质细胞,它具有显著的识别和杀伤人体各种肿瘤细胞和病毒的活性,其中CD3+CD56+细胞是CIK细胞群体中主要的效应细胞,兼具有 T 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 NK 细胞的非 MHC 限制性杀瘤优点,因此又被称为具有NK细胞作用的T淋巴细胞。

1.1 CIK细胞抗肿瘤机制

(1) CIK细胞能以不同的机制识别肿瘤细胞,通过直接的细胞质颗粒穿透封闭的肿瘤细胞膜进行胞吐,释放穿孔素、颗粒酶,实现对肿瘤细胞的裂解达到直接杀伤的作用;

(2) CIK细胞能分泌IFN-γ、TNF-α、IL-2、IL-6等多种细胞因子,部分因子具有直接对肿瘤抑制作用;

(3) CIK细胞可以通过配体-受体(Fas:FasL)介导的方式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4) CIK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显著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有效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使之趋于正常,提高病人自身抗肿瘤的能力。

1.2 CIK细胞的特点

(1) 增殖速度快,杀瘤活性高。

(2) 杀瘤谱广。

(3) 能抵抗肿瘤细胞引发的效应细胞Fas-FasL凋亡。

(4) 对多重耐药肿瘤细胞同样敏感。

(5) CIK细胞杀瘤活性不受CsA(环孢霉素A)和FK506(普乐可复)等免疫抑制剂的影响。

(6) 对正常骨髓造血前体细胞毒性小。

(7) CIK细胞具有识别肿瘤的机制,特异性强,

(8) 安全性好。CIK对正常的组织细胞无毒性作用,应用安全,患者副反应小。

2.DC细胞介绍

DC(Dendritic Cell)细胞即树突状细胞,是正常人体内存在的一种具有强大的抗原提呈功能的一类特殊的细胞,能够直接摄取、加工和呈递抗原,刺激体内的初始型T细胞活 化,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启动者”。 通俗讲,DC相当于信使,将癌症的抗原信息传递给发挥免疫效应和杀伤功能的效应者即T细胞,使其具备特异性杀伤癌症细胞的能力。

3.DCIK细胞介绍

将携带癌症特异性抗原信息的DC加入到CIK培养体系中,一方面DC将癌症的抗原信息传递给CIK细胞群体中的免疫杀伤细胞,使其具备特异性杀伤能力,大幅度提高CIK细胞的杀伤癌症细胞的能力;另一方面DC释放的细胞因子能够促进CIK细胞的增殖,使细胞数量大幅增加。DCIK在CIK基础上细胞数量更多,功能更强大,应用于癌症患者的调理,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3.1 DCIK细胞技术的有效性

绝大多数经DCIK细胞调理的肿瘤患者均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如生存率亦较优。其疗效与患者的分期、病情和其他治疗手段结合等因素有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食欲、体力增加,睡眠、精神状态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有效率在80%左右;

(2)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明显减轻,提高放疗和化疗的耐受性,提高放疗和化疗的疗效;

(3)血液中免疫活性细胞数量增加,细胞表型改变,细胞因子分泌增加,免疫细胞功能显著提高,并能维持较长时间,同时产生抗肿瘤免疫记忆,有效地改善机体自身抗肿瘤能力;

(4)远期无转移和无复发率明显高于未使用DCIK细胞的对照组;

(5)生存期明显延长;

(6)对于没有机会手术和复发转移的晚期肿瘤患者,大量的DCIK细胞回输能迅速缓解晚期肿瘤患者的症状,稳定病情,提高患者身体机能状况,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为其他治疗争取其它机会;

(7)与手术、化疗和放疗及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提高前者的治疗效果,疗效在原有基础上可以再提高20-30%。

3.2 DCIK细胞技术的安全性

DCIK 细胞调理的安全性也非常好,至今未有严重不良反应(严重的变态反应、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的报道。少部分患者可出现一过性类流感样症状,如发烧、头 痛、关节酸痛,按常规处理即可,大多可自行缓解。其治疗有效性确切,安全性高,副作用极小,在广泛的临床应用中得到证实。

3.3 DCIK细胞技术的适应症

DCIK细胞既有非MHC限制性的杀伤能力,不受癌症组织类型的限制,同时,又具备特异性杀伤癌症细胞的能力,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病程及阶段实体肿瘤以及血液系统肿瘤的调理(T细胞淋巴癌/瘤除外)

此外还可应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主要是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3.4 DCIK细胞技术的推荐调理方案

DCIK细胞调理可用于各个分期的肿瘤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程及治疗史,可灵活安排应用。以下是部分参考方案:

(1)DCIK+手术

适用于早期肿瘤患者,手术后联合使用DCIK细胞可降低术后感染率,有效清除术后残余的癌细胞及微小病灶,防止复发转移,提高治愈率;

(2)DCIK+微创手术+放、化疗

适用于中晚期肿瘤患者,手术后发生转移、或者身体无法承受手术的患者。微创手术减轻瘤负荷,放、化疗杀死快速生长的小病灶和癌细胞,DCIK细胞清除静止期的癌细胞、调节自体免疫功能对抗癌细胞,阻止或延缓复发转移。

(3)DCIK+放、化疗

适用于中晚期肿瘤患者。DCIK细胞具有协同治疗作用,可抑制癌细胞耐药性,提高其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明显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免疫力。

(4)单独使用DCIK,为无法接受常规治疗以及拒绝常规治疗的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调理手段;

(5)与其他肿瘤治疗方法以及中医中药联合。

(6)癌性胸腹水患者,静脉回输+胸腹腔注射。

3.5 DCIK调理的疗效评估

(1)第一次回输前如有条件应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如CD3、CD4、CD8、CD4/CD8比值等,在最后一次调理结束2-4周再采血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2)回输前、后患者Karnofsky 评分及体重等变化。

(3)回输前、后(3个月左右)肿瘤影像学变化,及肿瘤标志物等相关指标的动态监测。

(4)患者调理前后生命体征与生存质量、生存期长短的动态监测。

(5)细胞回输前后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

3.6 DCIK细胞调理技术的优势

(1)手术、化疗、放疗联合肿瘤免疫细胞疗法,可以清除残余肿瘤细胞,防复发、防转移,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2)快速恢复手术、化疗、放疗造成的免疫损伤,提高治疗成功率;

(3)减轻化疗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

(4)增强放化疗耐受性,减少放化疗毒副作用;

(5)降低痛苦,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3.7不适合DCIK细胞调理技术的情况

(1)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2)正在接受化疗、放疗患者,不能与化疗、放疗同时应用,否则会损失注入的免疫细胞,一般要求间隔1周左右;

(3)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

(4)严重凝血功能异常者;

(5)近期内有因为严重凝血功能异常导致活动性出血史者;

(6)严重感染未控制或高热患者;

(7)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

(8)严重过敏体质者和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9)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10)顽固性或持续性癫痫患者;

(11)T细胞淋巴癌/瘤患者;

(12)HIV阳性患者;

(13)晚期肿瘤患者预期寿命小于3个月者;

(14)晚期肿瘤患者年龄大于70岁,身体状况不佳者;

(15)对免疫细胞调理期望值过高脱离现实者。

3.8 DCIK调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1)细胞输注过程中,有极少数病人出现过敏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严重过敏体征,如呼吸困难者,应停止细胞输注调理,并作相应的临床对症处理。

(2)细胞输注结束后,有部分患者出现发热(37.0℃~38.5℃之间)、困乏等一过性流感样症状,绝大部分病人在2~6小时内自行恢复正常。极少数出现体温较高,超过39℃,并有可能伴随寒战等,一般对症处理即可恢复。

(3)细胞调理过程中还会有5-9%的患者出现轻度肝肾功能损害、心电图异常、贫血等副反应,及早发现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以避免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免疫细胞调理虽然较少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但是还是有少数患者出现一些轻度的副反应,因此。在调理过程中要严密监测不良反应,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及时治疗,保证DCIK细胞调理的顺利进行 

3.9 DCIK调理流程

DCIK细胞调理步骤可概括如下:

(1)申请

医 生向患者介绍肿瘤免疫细胞调理技术,安排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抗凝血项、乙肝、艾滋、梅毒、丙肝病毒、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流式 细胞仪检测),对患者肿瘤情况进行临床检查评估,排除不适宜进行免疫细胞调理的情况,患者填写《知情同意书》,医生填写《调理申请单》。

(2)采血

根据患者免疫细胞计数采集病人50毫升左右的外周血并送往GMP洁净实验室。采血时间安排在当天早上进行。采血前一天及当天早上可以进食清淡饮食,避免油腻饮食。

(3)GMP 净化实验室培养

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后进行培养、诱导。DCIK细胞的培养时间大约12~14天;培养结束时,使用生理盐水洗去培养基,并稀释到目标细胞浓度待用。个别患者由于病情以及进行过长期化疗或放疗,免疫细胞反应性较差,培养时间可能需要延长。

(4)细胞回输:细胞回输使用输血器,通过静脉滴注,回输前30分钟,给患者肌注非那根。具体方法如下:

DCIK细胞于培养的第12-14天开始回输,一次采血培养一般分3次细胞回输,可以连续3天,如有特殊情况也可以间隔1-2天回输。每个调理周期为3-5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时间结合临床其他治疗确定,一般间隔2周以上。

伴有癌性胸腹水的患者,可以一半细胞静脉回输,另一半细胞胸腹腔注射。

(5)一个调理周期结束1个月后进行临床评估。

(6)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下一个调理周期的时间。

4.免疫细胞疗法在肿瘤综合调理中的作用及地位

目 前,肿瘤的治疗要想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即将现有的治疗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在清除肿瘤组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自身抗肿瘤免疫能 力。保护和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在抑制肿瘤发生发展和提高治疗效果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肿瘤免疫细胞调理将在肿瘤综合治疗中扮演前所未有的决定性角色。肿 瘤治疗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需要5年的时间,也就是说肿瘤病人经过治疗后五年不复发才算临床治愈。在这五年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 一阶段为肿瘤对抗期;第二阶段为肿瘤治疗的修复期;第三阶段为肿瘤治疗的康复期。肿瘤免疫细胞疗法在肿瘤治疗的三个时期作用的特点不同,分别有其独特的地 位:

4.1在肿瘤治疗的对抗期,DCIK细胞调理是综合治疗的基础

肿瘤治疗的对抗期一般是指病人确诊后入院开始 到手术、放疗、化疗完成后半年左右这段时期。肿瘤综合治疗就是在对抗期内完成的。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消灭106以下的肿瘤细胞。临床上诊断出的肿瘤病人其 体内肿瘤细胞数已远远超出109。这种情况下仅仅靠免疫调理是不可能治愈病人的,必须借助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才能消除肿瘤块及浸润和转移病灶。肿瘤病 人免疫功能都比较低,机体抵抗力基础差,并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抗肿瘤能力愈来愈差。所以早、中、晚期病人在某种意义上也预示着病人免疫抗病基础状况。在这 种条件下,不恰当地对病人进行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尽管能够去除原发肿瘤、杀灭部分转移的肿瘤细胞,但同时又进一步消弱患者本已经虚弱的免疫抗肿瘤能 力,因此,这三种传统治疗方法都是除邪伤本的方法,其治疗的副作用使病人免疫力低下,甚至处于衰竭状况,病人常出现下列情况:病人痛苦增加,生活质量更 差;肿瘤迅速复发、转移、扩散;加速病人的死亡。

此时对病人进行免疫细胞调理不但可以有效地克服手术,放疗、化疗副作用,减少病人 痛苦,使综合治疗顺利完成,在消除残存肿瘤细胞及微小转移灶外,同时可使病人自身免疫抗肿瘤能力得到保护和恢复,为治愈疾病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抗期肿瘤免 疫细胞调理进行得愈早愈好,对于每一个入院治疗病人无论早、中、晚期病人,在手术、放疗、化疗之前或同时进行免疫细胞调理,这样一般都会取得比较好的治疗 效果。

4.2肿瘤治疗的修复期,DCIK细胞调理是预防肿瘤复发有效的调理方法

病人经过医院综合治疗出院后的三 年时间定为肿瘤治疗的修复期。这一时期是决定病人治疗效果的关键时期,60-70%复发的病人都是在这几年发生。这是因为病人经过对抗期手术、放疗、化疗 一系列创伤性治疗,免疫力更加低下甚至处于衰竭状态,同时病人体内还存有许多化疗、放疗不能杀灭的G0期肿瘤细胞,这种细胞此时被激活分裂形成新的病灶。 因此,迅速提高病人的自身抗肿瘤免疫力,才能有效地预防肿瘤的复发。在修复期进行有效的,正规的,足量的肿瘤免疫细胞调理是预防复发有效的方法之一。

4.3肿瘤治疗的康复期,DCIK细胞调理是维持正常免疫水平,达到疾病治愈的保障

肿瘤治疗修复期以后的两年时间,称之为肿瘤治疗的康复期,这个时期病人免疫功能已经恢复正常,在对抗期治疗中被破坏的正常细胞大部分得到修复,少数无法修复 的细胞也凋亡。大多数G0期肿瘤细胞激活后被人体免疫功能消灭。病人已度过了肿瘤复发的高危期。但是这时病人体内仍残存少数G0期细胞,如果病人免疫力低 下,这少数G0期细胞仍然是疾病复发的根源。因此病人康复期定期进行肿瘤免疫细胞调理,是病人免疫功能保持正常或较高水平,取得肿瘤的最终治愈有效方法。

5.机体免疫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5.1免疫功能降低是发生肿瘤最关键内因

肿瘤细胞是正常机体细胞在各种内外因致肿瘤因素作用下发生恶变产生的,任何引起机体生存外环境恶化的因素都可以作为外因诱发体内产生瘤细胞。随着工业的高度 发展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化,实际上任何人都无法摆脱致肿瘤外因条件的作用,机体随时都有肿瘤细胞产生,正常机体每天都有3000~6000个肿瘤细胞存 在。人体免疫功能对肿瘤细胞能够及时识别和消灭作用。

正常的免疫功能能够消灭机体内106以下肿瘤细胞。因此只要机体保持正常免疫功能状 态,即使每天有3000~6000个肿瘤细胞产生也不会发生发展成肿瘤。大部份肿瘤细胞被免疫功能及时发现、消灭。少部分变成G0期肿瘤细胞,G0期肿瘤 细胞能够逃避免疫功能监视和攻击而长期在体内存在。实际上健康人体内存在多少不等肿瘤细胞,这些肿瘤细胞都是以G0期状态长期存在。G0期肿瘤细胞在一定 条件下可随时活化进入分裂期,被免疫功能识别攻击消灭。只有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条件下,G0期肿瘤细胞才有可能发展成肿瘤。

5.2 机体免疫功能状况决定肿瘤的发展速度

人 体内肿瘤细胞只有在人体内免疫功能降低和其所在局部环境适合生存的条件下才能分裂发展成肿瘤。其肿瘤发展的速度又取决于免疫功能状况。由一个肿瘤细胞发展 成原位肿瘤一般需要2~10年时间。这时间长短差异主要取决于病人机体免疫功能的好坏。肿瘤细胞发展形成肿瘤开始就向周围浸润性生长和进入淋巴、血液转 移。转移肿瘤细胞是否能够发展形成转移灶也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好坏和转移局部环境条件好坏。早期病人免疫功能比较好转移的肿瘤细胞大部分被消灭,少部分 肿瘤细胞以G0期状态存在,不形成转移灶。只有病人免疫功能极度低下情况下肿瘤细胞的增殖才能形成转移灶。一般在临床上先发现原发灶,转移灶在治疗后才出 现。极少数病人首先发现转移灶,很难发现原发病灶,这种情况主要是转移肿瘤细胞生长环境利于其生长。

肿瘤和机体免疫功能关系十分复杂。总起 来讲免疫功能降低导致机体肿瘤形成。肿瘤进一步发展又反过来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免疫功能降低,肿瘤的发展引起病人体内内环境平衡失调,并因此引起一系列 并发症,最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临床上大多数肿瘤病人死亡的原因不是肿瘤本身引起的,而是因内环境紊乱,诱发的一系列并发症死亡。

5.3 病人机体免疫功能状况好坏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手术、放疗、化疗三种治疗方法可以清除肿瘤病灶,消灭一定数量转移瘤细胞和病灶残余肿瘤细胞,对改变体内肿瘤发展势力大于免疫功能的这种恶性循环状况有一定 积极作用,但是这三种治疗方法不可能消灭干净全部分裂期肿瘤细胞及大部份G0期肿瘤细胞,剩余的细胞就要靠机体正常免疫功能去清除。肿瘤痊愈的实质是患者 自愈能力的恢复,如果病人经过手术、放疗、化疗后免疫功能能够尽快恢复至正常,具有比较好的肿瘤细胞杀伤力(ATK),有一定的自愈能力,病人就会取得比 较好的治疗效果。肿瘤病人免疫功能本身就比较差,而手术、放疗,化疗对病人免疫功能都一定破坏作用,尤其化疗破坏作用更严重。综合治疗后效果好坏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病人还保留多少自愈能力。故肿瘤病人早、中、晚期区分,不仅是提示病情、病程早晚,也提示病人机体免疫功能好坏,更预测治疗效果如何。

总之,肿瘤的发生、发展与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即在正常情况下,肿瘤与机体的防御机能之间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可能发生肿瘤。 身体各组织细胞受到外界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刺激或自身细胞衰老变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体内某些细胞发生突变,成为癌前细胞;而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者由 于免疫异常,无法及时识别、杀伤、清除这些异常细胞,突变细胞在组织内复制生长,达到一定数量后破坏器官功能,肿瘤即发生。肿瘤患者,尤其是恶性肿瘤病人 往往免疫功能、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因而疾病呈进展、活动、预后差。因此,提高机体免疫力,建立有效的免疫应答是治疗肿瘤最有希望的途径。